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24的文章

【不負責任經驗分享&記錄文:重拾游泳的快樂】

  (以下改寫自10/26的日記,超長文警告⚠️) 背景: 小時候我被媽媽送去游泳班,結果全班都學會自由式,就我不會,老師只好教我游蛙式,會是會了啦,但我沒有學好換氣,常常換得很急、游得很累(明明蛙式應該是最不累的泳姿),導致長大後幾乎忘記怎麼游泳,只剩下踢蛙腿的記憶,就這個很強而已,之後斷斷續續練了幾次也沒有重新學會游泳。大學時體育課我選修游泳,想學習自由式,結果好巧不巧碰上疫情,課程只學了一半,始終沒有學會前進,我不管怎麼划水、打水都不見成效,看著那些隨便游隨便前進的人,讓我覺得自己或許真的沒有游泳的天賦。 1. 改變的契機:一面之緣的救生員 直到今年夏天某次回宜蘭找母親,順便去附近的游泳池泡水消暑。當時我心想,即便不會游泳,至少還能抱個浮板踢踢蛙腿玩一玩。沒想到那天遇到一位救生員,他在岸上看到我的蛙腿姿勢,就來和我聊天,他說看我的姿勢看起來是有學過的樣子,好奇為什麼我抱浮板游,得知我過去只學一半的游泳經歷後,便問我是否想重新學習。 於是我們展開一場臨時的教學課程,他先是講解蛙式的基礎概念,幫我補足知識點,然後我再練習,他再跟我講哪裡動作要調整,就這樣反覆循環,從節奏配置、蛙腿、划水到換氣。過程中他給了我很多建議與鼓勵,還打破了一些奇怪的錯誤觀念。比如,以前我換氣總是太急,導致整個人往上拱,隨後身體又急速下沉,形成惡性循環。他告訴我,蛙式要游得慢才游的好,我急著抬起換氣,連帶地整個背部都往上帶動,往上的速度越快,下去水裡後下墜的速度也越快,然後就會需要踢腿一次兩次甚至三次才能讓身體重新浮起來,氣就會耗得快,造成惡性循環。 當時只有一個半小時的練習時間,我許久未游,練習的狀態時好時壞。我在水裡起起伏伏,如同當時的心態,我一度不相信自己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重新學會,但這位救生員仍然在我游得不好的時候給予肯定並建議改進的方向,讓我有動力繼續努力調整、嘗試,可能是被他的鼓勵影響,也可能是太難得遇到一個專業的人無償願意指導,我不想放過這次的機會,所以就算一開始練習進步很慢,也一路堅持到最後閉館才離開。一個半小時過後,我終於重新將換氣練起來,還是比小時候好上好幾倍的版本,成功游了單趟25公尺沒有停下。從只記得不太標準的蛙腿,到重新學會換氣,雖然換得仍然不是很標準,游泳的節奏偶爾還是會亂掉,但跟前面十幾年的我相比,這可是超級大的進步。超級感謝那位只有一面之緣的救生員QQ...